法國著名作家紀德(1869 -1951)曾說過件事:有一次他在一沙龍里和朋友們聊天,正聊時,剛好有個電話找他(當時都是有線電話),因此他不得不跑過去接??傻人油觌娫捇貋頃r,他敏感地發(fā)現(xiàn)沙龍里的所有人已經(jīng)在談?wù)摿硪患虑榱?,更讓他沮喪的是,沙龍里沒有一個人問他剛才說了一半的事情后來怎么樣了。
通過這一經(jīng)歷,他意識到,其實沒有人真正去關(guān)心你所談的事,就算你講到一半,他們也不會去關(guān)心,反正永遠有別的話題可以替代。因此從此后在有別人的場合,紀德很少再說話了。
西方更是有位作家說過句刻薄的話“人們之所以說話,只是為了不想傾聽“。傾聽的確是種很寶貴、很稀有的美德。其實很多人都不是個合適的聆聽者,每個人都只想談他自己想說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不耐煩聽別人正在說的事。因此很多時候我們在聽別人說話,只是為了從對方話語的縫隙里找到個機會好切換到自己想說的話題去。
因為懂得,所有慈悲。之所以提及這話題,是希望能讓大家能明白,你的聆聽對說話人有多重要,因為說話人希望他說出的話,能被你溫柔地承接。